找到相关内容920篇,用时2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洪州宗研

    当然被看作旁支了。‘宝林传’的内容,论史实,并不比“坛经传宗”为可信赖些,但对于洪州宗的正统性,提贡了最有力的支持!   道一与希迁,同时在江南弘禅,彼此间还能互相尊重,学者们也往来参学;门下也还能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74659572.html
  • 藏传佛教在元代政治中的作用与影响

    力量较弱的忽必烈王子的未来前程,弃他而走漠北,为八思巴留下了大展其才的自由场所。释道辩论使八思巴大出风头,名声大振。在忽必烈和阿里不哥的斗争中,噶玛拔希又站到了后者一边,这更是加深了忽必烈对八思巴的信赖...

    王启龙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193159672.html
  • 现代净土宗的建立与开显--读李元松老师2003年净土九讲

    其实也不只亲鸾讲的,整个中国净土都这样讲。……上师相信历代祖师大德。如果历代祖师大德也会骗人,人活在世上到底何去何从?没人的话能信了!等于活在一个完全无可信赖的世间。所以,上师是有信心的。所以,叫弟子...是在回报你们的深情厚意。  我是一个不好为人师的人,觉得自己是一个乏善可陈的人,也没有什么想说的话。若有所说,大致上都是想对人家好,回报你们对上师的好、对上师的信赖,所以谈一些上师的生活、心境给弟子听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42059949.html
  • 白莲宗析论(2)

    诞降之日修法“祈天永命”,以博得朝廷信赖。虽然白莲道人平日为其信众徒弟讲述教戒,但仍是遵守佛教伦理,礼僧为师,事师于寺,而其修行法门不外是绝荤酒、持五戒、念佛诵经及礼忏[86]。至于《四圣真铨》为何?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44159973.html
  • 战后台湾传统佛教的教派发展与现代社会(2)

    门下始终无怨言,并且尽一切力量支付所需费用,将其顺利出版。此种信赖专业的态度,据说也是教界所仅见的。因此,蓝吉富迄今仍继续和台南妙心寺的释传道合作编辑各种佛教书籍。  第四,具有极富远见的先驱性思想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60560057.html
  • 大乘佛教伦理与现代社会

    法施;爱语是“以六波罗蜜为众生说法”;利行是教导众生修持六度;同事是菩萨借助神通变化,以各种形象深入各界众生之中,应机六度佛法教化众生。中心旨趣是通过接近众生,给众生以利益,取得众生的信赖,然后应机以六...

    杨曾文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62460071.html
  • 佛教兴学的往事与未来

    教育,就如密医,不为人所信赖一样,因此佛教复兴之道在于人才,而人才之训练在于有规模的教育。  有规模的教育应注意下列四点︰  (一)从理论的教育到实践的教育 过去佛教一直非常重视理论的研讨,对人间的...

    星云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64460092.html
  • 佛教对社会病态的疗法

    不能让先生知道;这件事情是我私人的秘密,不必让他知道;这样想就坏了。夫妻,应该一心一意,彼此没有什么秘密,大家互相的信赖,互相的齐力。一个家庭里,夫妻能坦诚相处,子女也不会有隔阂。    在佛教里面...

    星云法师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281660168.html
  • 五台山的“圣山化”与文殊菩萨道场的确立

    ,尤其在唐代宗时,受朝廷尊封“大广智三藏和上”,获得皇帝的全盘信赖。由于当时五台山已获得海内外共同的声名,而密宗重要典籍《文殊师利法宝藏陀罗尼经》又直接承认五台山为文殊菩萨的住地。(62)于是不空选择...

    王俊中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384160734.html
  • 略论经量瑜伽行派

    存在,除此之外,再无其它认识对象。  尔后佛教量论学者们,仅肯认现量和比量为独立的致知手段。因为声量(正教量)是由值得信赖者的言语所产生的认识,就其同陈那所强调比量(推论)为无欺谬而言是相似的,因而它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432861037.html